专家共识丨即时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

发布时间:2024-02-29

 

       2024年1月,《即时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正式见刊。即时检测(POCT)由于其快速、便利、易操作等特点,非常适合急诊急救场景中对于高危患者的快速诊断与筛查。本共识旨在指导医疗机构在急诊规范开展必要的POCT项目,从而进一步提高急诊医疗质量和效率。

 

常见POCT类别

       常见的POCT应用场景包括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心脏标志物和凝血功能的快速检测;严重创伤循环和容量的即时评估;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快速检测;以及各种急危重症血气分析、电解质和乳酸等的快速床旁评估等。

 

POCT在急重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POCT在急诊医学应用范围广泛,从最初血糖检测,发展到血气分析、心脏标志物、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药物毒物检测等,通过即时的结果反馈,协助急诊医生进行快速的诊断和精准的治疗决策。常见症状/临床情况可考虑的POCT检测项目推荐见表3。

 

 

心血管急重症<<<<

1.1 POCT在胸痛绿色通道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1:将心脏标志物POCT纳入胸痛绿色通道,特别是基层医院和偏远地区社区医院/诊所及有条件的院前急救系统,旨在及时识别危及生命的临床情况,以提高后续急诊评估和救治效率。(证据水平高,强推荐,一致率100%)

       指南中指出:胸痛是院前急救和急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占非创伤性急诊就诊10%。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常常表现为急性胸痛,同时伴有高死亡风险的一类疾病。POCT在急性心血管事件中可考虑的项目包括心脏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血常规(血小板计数等)与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等]。POCT对于心脏标志物的检测可辅助诊断心脏事件不劣于传统实验室检测,且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在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中,D-dimerPOCT可协助排除中低危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因此,POCT将有助于提高胸痛患者的诊治效率。

1.2 POCT在ACS患者院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2:急诊科应配备心脏标志物POCT检测,对疑似ACS患者进行快速检测,以及时进行鉴别诊断和危险分层。(证据水平高,强推荐,一致率100%)

       指南中指出:心脏标志物POCT,最基本的检测项目为肌钙蛋白。临床上,急诊POCT的目的是尽早筛查出其中的危重患者,因此一般而言,肌钙蛋白POCT已基本满足急诊心脏标志物POCT的需求。参照胸痛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建立肌钙蛋白POCT,从抽血完成到获取报告不超过20min。在肌钙蛋白基础上,可拓展加入D-Dimer、N末端脑钠肽前体等POCT,贯穿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院中诊疗等全流程。

 

急性脑血管疾病<<<<

       推荐意见3:POCT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治疗决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凝血POCT可辅助评估溶栓禁忌。(证据水平中,中推荐,一致率100%)

       指南中指出: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然而,大量卒中患者因症状不典型、未被及时识别,可能会延误诊治,成为急诊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POCT在急性脑卒中的诊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急诊POCT检测项目建议至少包括凝血和血生化分析。对于应用抗凝药物同时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一般认为国际标准化比值大于1.7为溶栓禁忌证,因此INR的快速检测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决策非常重要。INR-POCT与实验室INR检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OCT的快速检测有助于快速临床决策、降低出血风险,对有指征患者早期溶栓,减少超溶栓时间窗事件的发生。

 

急性创伤/出血性疾病<<<<

       推荐意见4:急诊创伤患者可通过POCT与传统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个体化、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疗方案。建议使用Hb和(或)Hct的动态测量作为出血的实验室标志物,早期和动态监测PT/INR和(或)血栓弹力图。血乳酸用于估计和监测出血及组织灌注不足的程度。(证据水平高,强推荐,一致率91.3%)

       指南中指出:难以控制的失血和创伤诱发的凝血功能障碍是创伤相关死亡可预防和治疗的病因,因此对失血和凝血功能的及时判断至关重要。对于急性出血性创伤患者,基于POCT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疗,在数分钟内得到结果反馈,即时判断和动态评估病情,从而减少血制品输注并改善创伤患者的预后。凝血相关POCT,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INR、血栓弹力图以其演变而来的旋转血栓弹性检测(ROTEM)等,可以快速发现凝血功能变化,提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启动延迟、纤溶亢进和血小板异常等,建议早期和重复监测。

 

急性中毒和药物过量<<<<

       推荐意见5:POCT有助于某些常见中毒诊断及病情评估,其中动脉血气可提供较多支持性信息。急诊科应根据本机构临床实践特点,酌情配备适合的特定药物/毒物快速检测试剂或设备。(证据水平高,强推荐,一致率100%)

       指南中指出: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在体内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从而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因此凝血POCT可协助鼠药中毒的诊断。

 

其他急诊应用<<<<

5.1 急性感染及炎症性疾病

       推荐意见6:感染及炎症生物标志物(CRP、PCT、IL-6等)POCT可辅助临床鉴别诊断、监测疗效和评估预后。(证据水平中,中推荐,一致率100%)

       指南中指出:目前临床开展的感染及炎症生物标志物POCT项目有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肝素结合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等,可辅助临床鉴别感染与非感染、细菌与病毒、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反应和评估预后等。PCT检测可以作为一个比较有效的辅助标志物,指导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暴露、控制耐药菌过快增长有一定益处,若动态联合其他感染或炎症相关标志物监测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效能。

5.2 肾脏急症及体外生命/器官支持治疗

       推荐意见9:对于开展CRRT及其他体外生命/器官支持的急诊科,建议配备血气分析以及凝血功能的POCT设备。(证据水平中,强推荐,一致率100%)

       指南中指出:POCT基于其便捷性、易操作性的优点在电解质及肾脏功能指标检测方面,特别是危重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急性肾损伤/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排钾减少、酸中毒及组织分解亢进可致血钾升高,高钾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脏骤停,常在患者没有或很少症状时骤然发生心脏停搏。急诊危重患者合并肾功能受损或需要容量管理的患者,常常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需连续监测患者体内酸碱和电解质水平[K+、Na+、HCO3-、Ca2+(枸橼酸抗凝者)],肝素抗凝者还需监测其凝血指标(活化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从而监测患者内环境变化,同时避免抗凝过程中出凝血事件的发生。除了CRRT,其他体外生命/器官支持技术,包括体外膜氧合、人工肝、血浆置换、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等,同样需要适宜强度的抗凝,并动态监测,因此对于急诊抢救室及EICU,凝血POCT的配备具有一定实际价值。

5.4 妊娠及相关急症

       推荐意见11:育龄期女性出现的腹痛,特别是伴有晕厥者,建议尽快进行β-hCG、血糖和血红蛋白等快速检测。(证据水平中,强推荐,一致率95.6%)

       指南中指出:与非妊娠人群类似,包括BNP或NT-proBNP的心脏标志物POCT可快速评估妊娠高血压急症、围产期心肌病等,血糖POCT评估与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凝血和血细胞快速检测可应用于孕产妇出血和TIC。

 

总结

       POCT由于其便捷性和即时性,很多情况下甚至优于传统实验室检测,对于急诊快速的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POCT与传统检测应互为补充,在不同的时空层面更好地整合,服务于临床实践。相比其他临床科室,急诊患者的诊治往往有高时效性的要求,因此急诊科POCT的应用也具有更大的临床实际价值。随着新技术开发和智能化发展,POCT未来会覆盖更多的疾病领域,进一步提高医生的决策效率,并在更广泛的疾病谱中改善患者的预后。

 

普施康离心微流控POCT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研究型学科,近年来,急诊医学获得了高速发展。普施康以离心微流控为技术平台,以临床需求及疾病诊断为导向,深耕急诊凝血、免疫生化反应产品解决方案,涉及常规凝血/ACT/Anti-Xa/血栓四项/血小板聚集功能等血栓与止血项目以及心肌心梗、炎症、肝肾功能等项目。经过多年的沉淀、再发展,普施康开发了一系列凝血、免疫反应监测产品,可以床旁即刻获得检验信息,在急诊和检验科之间形成快速、高效的无缝连接,帮助临床提升患者诊疗管理,从而推动急重症诊疗救治能力的提升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返回列表
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滨海新区马欢路398号科技创业园2幢4楼
电话: 400-003-9660 / 传真: 0575-82002091
邮箱: sales@pushkang.cn
© 2021 PushKang.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络备案号: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78 号 浙ICP备19041217号-1